5月8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京举办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保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的环保企业家沙龙。包括三峰环境集团董事长雷钦平在内的7位行业领军人物受邀就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升和战略布局、行业当前发展痛点及建议,共话责任和担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社等逾40家媒体到场。
易斌秘书长主持沙龙。他指出,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于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车治理、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战等任务的提出,为环保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在机遇面前,环保企业应更具担当精神和承担更多责任。
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钦平分享了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依靠技术进步增加项目收益,减少政府购买服务压力,建立良性互动;推动近零排放,突出环境效益;变邻避为邻利;建设面向公众开放的环保教育基地,变被动公众监督为主动等方面的成功做法。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国提到:先河自199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发制造高端环境监测装备,研制出国内第一套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为国家节省资金60个亿以上。他强调,政府的任务就是企业的责任,河北先河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不懈努力为政府提供了支撑和帮助。他介绍了先河公司布局的三大发展战略,即从传统的环境监测装备的销售商成为区域环境综合服务和治理全产业链的服务商的转型战略;通过国际化布局,把产品推向全球的国际化战略;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瓶颈的资本战略。他呼吁环保企业应通过自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政府应从标准、政策的制定等方面解决困扰环保企业的恶性竞争问题。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在发言中围绕我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三大问题,介绍了碧水源以水环境问题为导向,开发创新技术,以自主研发的膜技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和方法上的创新,国家需要一批拥有创新技术的环保领头公司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场。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敬超认为:环保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需要靠自身的创新。创新来自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技术研发方式方面,中冶南方都市成立了研发共享平台,可使技术从研发之初即与市场接轨,并更有效的发挥科研基金的作用。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凌锦明指出从我国人口规模全球第一和第二产业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看,环境治理投资理应超过占全球GDP的比重。但中国作为2017年GDP占全球约16%的第二大经济体,环境治理投资占全球比重不到14%。反映出国内环境治理投资与我国经济地位并不匹配。同时,尚未形成千亿市值的行业巨头。他建议环保企业自身需继续努力;同时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公平的产业环境,强化市场机制,让优秀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喆介绍了公司在环保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方面所提出的四个同步,即电力与非电燃煤行业大气治理同步;ECP工程建设与专业化运维同步;国内与国外市场同步;水、气、固同步。他指出,中国已建成史上指标最严格、覆盖最广的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体系,下一步主战场向非电领域推广。同时更应关注已建成的环保装置如何正常的在全生命周期稳定达标运行。而随着标准提高,稳定运行和节能资源化的污染治理方式也将是一个重点。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蒋勇谈到:北排在污染攻坚方面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从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污泥治理四个方面为北京市水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节能减排等提供保障。这个成绩单的取得主要源自企业坚持厂网一体化的区域性、系统化治理的道路,形成了厂网一体化区域性特许经营模式以及技术创新和事业发展互动的循环等。
沙龙上,与会媒体也围绕沙龙主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保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及延伸出的诸多环保热点问题与各位嘉宾进行了交流探讨。
扫一扫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一网打尽